杨易德全集官网
『 “习易先学厚德,做人先行载物;帮他先要自强,嗔起先灭不息”!』
文章1513浏览42711896本站已运行12219

道门拜师有什么规矩和要求吗?为何不要轻易收徒?

杨易德

今天讲讲道门拜师收徒的规矩,为何要写这篇文章,因为有人问拜师,我认为自身资质尚浅,函须历练,所以一般不收徒弟。再者,未遇真正的载道之器,收过来其实也没啥意思。

举个例子,像有些看起来善良,但是却资质愚钝的,其实并不适合修道。收过来干嘛呢?又不打算割韭菜,只是真心想为他们好,就得放下“渡人情节”。如果硬生生将并没有修行天赋的带进道门,教得辛苦不说,反而因为他们一直不悟大道根本,还容易走偏,造成资源浪费。废了师父的精力,也废了徒弟的普通生活。

这世界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修仙,该做凡人的就做凡人,今天的我,观点可能和过去不一样,今天的我认为,劝人向道未必是好事,甚至是件坏事。大部分人做个普通人也挺好的,把他们拉进道门,未必是帮他们,可能适得其反。真有道心的人,你就算让他做凡人,他也会一心向道,千难万险难不住,你去劝退可能都会失败,所以根本不需要人劝修。

而像凡人修仙传的主角中这样的,名为凡人,压根不是凡人。大部分的普通人,却本身就是普通人,没有所谓的灵根,没有所谓的道心,也许很善良,但善良不是道,也未必能修道。

因为道门确实是需要门槛的,修行第一件事是变强,不是变善。——况且有些还是那种自以为的善——本质是愚。变强的根本是要悟性放在第一位,找师父要找悟性好的师父,收徒弟就要找悟性好的徒弟,而不是德行好就行,这也是今天的我认知到的,同样和过去观点是截然不同的。为何这么说?

因为真正的道门中人,始终要悟大道法则为根本,再借用大道法则为本源之力,去增强自身实力。然而善并不是道,德也不是道,他们本质是两种意思。

“神魔同体为自身,无善无恶方为真”,要参悟大道的话,要明白的东西太多了,比如光明的力量和黑暗的力量,在这世间是同时并存的,这就是阴阳。只知光明,不明黑暗,那其实到底都只能领悟到一半的大道法则。所以要领悟到光明和黑暗并存的当前自身,却又要证到光明和黑暗都不存在的真我。这并不是什么宗教可以教化的,更不是什么祖师可以扶持的,而是要真正的修行境界的了悟。

现在很多所谓道门的师徒关系中,首先很多做师父的就并没有悟大道,又有何德何能教徒弟呢?所以不光是徒弟有问题。为师者,也未必就配为师。导致整个道门收徒环节很多都出了问题。

因此,在此也奉劝道门中人,千万不要轻易收徒。

当今时代,优秀的徒弟和真正的师徒缘分其实不多,有时候甚至是几十年难遇,所以大部分时候,专注自身的清修即可,不必考虑什么收徒问题。

为何有“道门中人都是师父找徒弟”这个说法呢?就是因为道门中的传承实在太难了,先要自己真正修出成果,才配为人师。接着想遇到真正合适的人来传承,在茫茫人海中,可能寥寥无几,很多师父毕一生经历,都找不到几个真正的徒弟。

所以说现在道门中,真正的师徒其实并不多,尤其是那种收徒弟越多的关系网中。其师父更大多是名义上的,为何这么说呢?

快餐文化下,师父对徒弟的考验期也太短了,正常应该是三年起步,毕竟日久知人心,千万不要想着谁都可以收成徒弟,这样其实后患无穷,毕竟很多人的道心根本经不起考验,也不配为徒——有些甚至不配为人。

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。若不经考验,就收为了徒弟,那也是为师者的失误。

我曾经也天真地认为过,收了一个徒弟来修道,是不是就能拯救一个人?后来发现,根本不是。唯有年岁渐长,经历世事,逐渐成熟,才明白“尊重他人命运,放下渡人情节”这句话的真谛。

很多人其实根本不可能被拯救,也无须拯救。修道之人,当务之急,更不是行什么“救度苍生”的蠢事,而是先要了悟真正的大道。只有这样,才有资格,去相处好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善缘。换句话说,最该救渡的,恰恰不是别人,反而的是自己。

所以不轻易收徒弟是正途,这也符合过去道门一向的规矩。

再说一个人要经过漫长的修炼,并掌握真正的实力,第一个要看天赋和道心,而不是看这人是不是应该去救。因为道门是以实力说话的,第一个讲的应该是取舍,即取精华而去糟粕,淘汰不良之人,因此就要练就杀伐果断为第一,而不是慈悲(皆因后人添慈悲,误我雷霆杀伐心)。

所以道门的门槛高,也无法降低,因为其深奥玄妙,这哪里是既没有天赋也没有道心的人就能学习的?

如果是为了渡人救人,把一些明明不适合修道的看似可怜之人,都收揽进来,那其实就是“渡人情节”作怪,是为师者无知的一种表现,也是没有悟道的一种表现。所以这个时候,为师者,应该放下这些,回去好好想一想,参悟下大道。真正有资格做师父者,先要学会如何做自己,悟自己,不要急着想怎么教徒弟,而是要想着先把提高自身放在第一位。就好比父母教孩子,急着打骂捧含,都是不能出肖子的,只有无为自然之身教才是真正的影响力。

再谈谈另外一个话题,那就是真正的师徒关系中,徒弟向师父学东西,师父首先是要替徒弟背业的,因为徒弟惹祸师父是要摆平的。不管是不行的,因为借用了资源,必然动用到自身的力量,管会波及自身,不管也会,懂的都懂。

再就是学费问题,道门的师徒也有不收学费,反而给徒弟生活费的,那种是真正收来将来要养老的徒弟,一般是长辈收年轻人。然而,不问年龄,达者为先的时代,有些情况出现的就是,年轻人越来越厉害,也有反过来收老人的,这里可能就要涉及到学费。

虽然徒弟向师父学习东西,教学费是应该的(孔子收徒也收束脩),但是这个师父给的东西一定要配得上,价格只能作为一个门槛的存在,淘汰一些没有真心的。所以收不收这个,倒也没有是非对错可言,也无须去道德绑架他们。

再者,为师者一般都会关注徒弟成长,虽只是偶尔点化,也可能需要花费不少精力,但前提是真的用心了,如果对其生死都不管不顾,其实不能谓之“师父”,而应该是“师傅”,或者老师而已,那所谓徒弟老老实实做学员就行了。做学员只要能学到东西,也不是什么丑事。如果明摆着利益交换,又何必谈什么师徒呢?能称师徒是有感情的,是必须有真心的,师徒关系何时沦落到这么纯利益交换了吗?

所以古代收徒是非常严格的,在道门中,如何做师父和徒弟,先要经历一个双方精心挑选的过程,接着是需要学习和深思的课题。

另外,做师父的人先要学会如何做徒弟。所谓师者为父,古代的徒弟先要在师父旁边侍奉三年,洗衣做饭,端茶倒水,然后跟师学习。现代几个徒弟做得到?时代的变迁,让现代社会的徒弟也很难做到这个份儿上。

然后收徒弟,绝对不能收言听计从的道奴,因为这样容易给对方造成情绪积压,甚至到一定程度后突发爆发成为忤逆师长者。——这两者往往可能是同一个人。

总的来说,现代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师徒关系了,如果你有缘分碰到真正的师父,请珍惜,碰都好徒弟也是一样的,难得,就要好好栽培,但不是控制。

如果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师徒关系,则大家老师和学员纯利益交换也挺好的,那就说清楚,不必以师徒相称,这是没有意义的事,甚至是污了师徒这个名词。

不谈感情,只谈利益,那不如脱去师徒这层遮羞布,大家尘归尘,土归土,各自因缘各自了却,做一种普通的缘分,也许反而更潇洒,自在,坦然。

——

天生凣人非凡人,大道无形是真形。

何须身外寻真谛?万法归源在自身。

在此惟愿,天下求道之人,自身悟,向内求。

大道只在身中寻,何须身外去求真?


相关文章推荐:

普通打工牛马人能修仙吗?如何步入修行境界?

丹道修炼心得:练功有没有可能把近视练好?

讲一个上海陆家嘴修仙渡劫的玄学故事

道友拉我去道媛家里见面,那句‘道法自媛’让我火力全开

修炼丹道的大佬回忆录:那些御剑飞行的往事

☯ 民间道士故事—— 法术通天,无道之碗

☯ 什么是修大道?浅谈八大要素

☯ 关于站桩是否能直接补气?

  • 作者介绍:杨易德,1989年生于湖北,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凣人,道系文创设计师,易学术数研究实践者,民间丹道实修内炼爱好者,超千篇传统行业原创文章作者,从小学习传统文化,并分别跟随各路易学高手、道门前辈切磋、学习、深造,有大量的独家心得公开分享。
  • 关注方式:添加杨易德私人QQ/微信号:812463543 (注:非公众号)。抖音号: Hao812463543 
  • 提醒:百度:杨易德全集官网,你可随时找到这里。
  • 版权声明:本文为杨易德原创作品,于14小时前,首次在杨易德全集官网发表,共 3014个字。未经授权严禁复制转载,但欢迎分享文章链接。
  • 转载请注明:道门拜师有什么规矩和要求吗?为何不要轻易收徒? - 杨易德全集官网 +复制链接
  • 相关推荐

    隐藏边栏